
《万八佣金成绝唱!公募基金割肉自救,韭菜笑了!》

佣金新规下的公募基金改革:万八佣金时代落幕
公募基金高佣金的时代正在终结。随着2024年7月1日佣金新规的实施,长期以来基金公司与券商之间隐秘的利益输送正被置于聚光灯下。易米基金、华泰证券资管等多家机构近期公开了公募产品交易佣金的具体数据,标志着这场暗流涌动的佣金改革首次对外揭晓成绩单。
佣金改革成绩单:机构首次公开交易佣金数据
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,指数类基金的交易佣金已降至万分之二左右,其他类型基金则在万分之四点五到万分之五之间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华泰资管支付给控股股东华泰证券的佣金占比大幅下降至14.26%,成功控制在监管上限15%以内,而2023年这一比例高达32.81%。
新规细则:佣金下调与席位占比限制
2023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交易佣金新规,明确要求各资管机构在过渡期内下调公募产品的交易佣金。其中,被动股票型基金的佣金不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,且严禁通过佣金换取研究服务或流动性支持。其他类型基金虽允许以佣金换研究服务,但费率不得超过市场平均佣金费率的两倍。
根据上一年度的佣金数据换算,新规实施后,被动股票基金的费率上限为万分之二点六二,其他类型基金为万分之五点二四。在下调佣金的同时,监管还要求各资管机构按年度公开佣金支付的详细信息,以增强透明度。
各家机构披露:佣金费率大幅下降
易米基金、中泰证券资管、明亚基金等机构已率先披露佣金文件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,指数基金的交易佣金普遍降至万分之二附近,主动类基金则在万分之四点五到万分之五区间。
华泰证券资管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,其被动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佣金费率为万分之二,其他类型基金为万分之四点六。具体而言,被动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交易金额为5.06亿元,支付给券商的佣金为9.92万元;其他类型基金的交易金额为25.79亿元,佣金为117.97万元,平均佣金费率分别为万分之二和万分之四点六。
在佣金席位方面,作为华泰资管的全资控股股东,华泰证券获得的佣金最多,达到19.50万元,占总佣金的14.26%,低于15%的监管上限。相比之下,2023年全年这一比例高达32.81%。
明亚基金的数据显示,下半年其被动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佣金费率为万分之一点九,其他类型基金为万分之四点六。同期,易米基金的被动基金平均佣金费率为万分之二点一九,其他类型基金为万分之四点五八。
若将时间拉长至2024年全年,易米基金的被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佣金费率为万分之四点一,其他类型基金为万分之五点一,远高于下半年的佣金水平,可见佣金新规的降佣效果非常显著。
易米基金:券商选择标准的公开
此外,易米基金还公开了选择券商进行证券交易的五大维度,包括: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状况、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、清算效率、风控是否全面有效,以及是否能够提供研究服务支持及服务质量。
公募基金佣金:从“隐性费用”到阳光透明
公募基金的费用种类繁多,包括管理费、托管费、销售服务费等。交易佣金是基金公司在资产交易和运营管理基金时,向券商支付的费用,最终由基民承担。与管理费、托管费等有清晰透明的收费规则不同,基金的佣金属于“隐性费用”,没有事先明确列明,经纪券商的遴选标准也鲜有公开。
长期以来,个人投资者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通常低于万分之三,私募机构在万分之二左右,保险资管在万分之四左右,而公募基金的佣金却明显偏高,甚至高达万分之八上下,被动基金也在万分之四左右。公募基金常常通过佣金来换取销量和研究服务,因此作为交易大户,不仅没有享受到“批发价”,反而比散户的交易成本更高。新规实施后,以佣金换取销量的行为已被明文禁止。
多重利好叠加:基金降费持续为投资者减负
除了交易佣金的下调,近期基金行业利好消息不断,多种举措致力于为基金持有人减轻负担。
管理费下调:外资公募加速加入降费行列
2024年3月25日,摩根基金发布公告,宣布调低旗下14只基金(其中9只为QDII基金)的托管费至0.2%,并将11只管理费高于1.2%的基金统一调降至1.2%。调整后的费率自3月31日起生效。
早在2023年7月,公募基金便已开启费率改革,首要目标便是降低基金管理费。内资基金公司率先行动,外资基金公司稍晚,自2023年底至今,多家外资公募也纷纷下调管理费。目前仅有宏利基金、汇丰晋信基金等管理的2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费率仍在1.2%以上。据了解,这些外资或合资产品也将在近期启动降费流程。
指数使用费:转由基金公司承担
随着指数化投资浪潮的兴起,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也将由基金公司承担。
早在2021年1月,监管部门便已要求指数使用费由基金公司承担,但当时采取了“新老划断”的原则,即存量产品的指数使用费仍从基金资产中扣除。如今,这一费用承担方发生转变。自3月19日以来,已有超过90家公募基金公司发布公告,宣布变更存量指数产品的指数使用费,由从基金财产中列支改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。涉及的产品类型包括ETF、ETF联接基金、LOF、指数增强基金等。Wind数据显示,ETF指数使用费多为0.03%,场外指数基金多为0.02%。对于大规模基金而言,指数使用费对基金资产的侵蚀较为明显。
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步走:未来可期
2023年7月,公募基金开启了降费改革,按照“管理费用-交易费用-销售费用”的三步走战略逐步推进。
第一阶段是调降管理费,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和大型宽基ETF已基本完成降费,QDII基金的降费也将在本月底生效。第二阶段是降低交易佣金,于2024年下半年生效,被动型基金的佣金降至万分之二附近(较之前大幅下降),主动型基金降至万分之五附近,这一目标也已实现。展望未来,公募基金将在2025年开启第三阶段的改革,降低基金销售费率。
监管展望:持续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
近期,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全国两会上再次强调,将积极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,分阶段推进改革。通过推进费率改革,使基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。预计到2025年,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用,预计每年合计为投资者节约大约450亿元的费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